2024
众所周知,当今无论是灯光、音效、多媒体数字化控制,还是布景、服装、化妆、道具的智能化管理,亦或是虚拟人物与真人结合的沉浸式演出,元宇宙、5G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已经深入到演艺行业的全产业、全流程。 正是顺应文旅产业升级与数字时代新需求,上海戏剧学院今年新增了数字演艺设计本科新专业,将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融入戏剧艺术教育,培养艺术加科技复合型人才。
培养目标1:具备健全人格、良好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,能够立足时代、扎根人民、深入生活,具备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,能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具有强烈的文化自信、正确的职业道德、社会服务意识与公民责任感。 培养目标 2:了解数字演艺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,具有扎实的数字演艺设计理论知识和美学素养,系统掌握数字演艺设计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,具有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,拥有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 培养目标3:具有创新精神,拥有较高的艺术修养,熟悉国内外关于该领域的生产制作内容、形式和发展趋向,具有国际视野,能够掌握相关领域前沿和发展动态,能够出色的胜任数字演艺设计相关实践应用工作、理论研究工作或教育相关工作。 培养目标 4: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、人际沟通能力、批判思维能力、语言表达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,能够适应本专业相关领域企业的团队工作环境,担当工作团队中的骨干或领导角色。具备终身学习能力,能够通过工作实践、继续教育、高校攻读硕博学位等方式提升自身专业素质,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。
审美素养: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,使其能够对数字演艺作品的视觉效果、艺术风格、表演形式等方面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评价,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。 文化素养: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,具备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能力,能够将文化元素融入到数字演艺设计中,增强作品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。 观察分析能力: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,让学生能够深入观察生活、社会和艺术现象,从中汲取灵感和素材,并对数字演艺市场和观众需求进行分析和研究,为设计提供依据。 学习能力:数字演艺行业发展迅速,新技术、新应用不断涌现,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,能够及时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,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,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。
数字演艺设计不仅涵盖传统舞台美术系的课程,更着重强调专业的数字化技术应用,注重工科、计算、数字包括人工智能方面的素养和要求
戏剧与影视学、艺术设计、设计学、广播电视等
数字演艺设计专业就业方向主要包括网络媒体、影视媒体、交互媒体、游戏美术行业以及演出公司、数字娱乐科技公司、文化团体、新媒体文化传媒机构等企事业单位,从事智能演艺设计、虚拟现实设计、技术美术、特效设计虚拟场景设计等岗位。同时,毕业生也可以选择在事业单位从事专业管理教学或科研工作。